之江大學里有校園八景
之江大學前身是清道光二十五年(1845年)在寧波創(chuàng)立的崇信義塾。清同治六年(1867年)崇信義塾從寧波遷到杭州,改名為育英義塾,光緒二十三年(1897年),更名為育英書院。1911年2月,書院遷入杭州秦望山麓二龍頭新校舍,因?qū)W校地處錢塘江彎曲處,成“之”字形,故取名之江學堂。1914年改名為之江大學。
之江大學校園風貌
之江大學靠近六和塔,校園里形成了之江八景:秦望書聲、橫山精舍、五云樹色、六和鈴語、徐嶺茶聲、越山煙靄、天臺觀象、澗橋聽泉。
浩瀚錢江水、青蒼秦望山、赭色六和塔,組成了之江大學的美麗風景,在這樣優(yōu)美的環(huán)境中讀書,是一種享受。這里也印證了“物華天寶,人杰地靈”的古語,之江大學的學生非常優(yōu)秀,當年華東大學生運動會、英語辯論會都在之江大學舉行。
1952年夏,全國高等院校調(diào)整,之江大學建筑工程系并入同濟大學,商學院并入上海財經(jīng)學院,工程學院各系并入浙江大學;文學院各系及部分數(shù)理化學系并入浙江師范學院(即杭州大學)。之江大學舊址如今是合并后的浙江大學之江校區(qū)。
除了上述這些大學,民國時期不少大學修建了極具特色的建筑,部分建筑還在為如今的大學生們使用。
四川成都華西壩是當年華西協(xié)和大學(現(xiàn)華西醫(yī)科大學)所在地,學校里的建筑中西合璧,雕梁畫棟,巍峨壯觀。如今,這些建筑是華西醫(yī)科大學的獨特一景。
1906年至1948年四十年間,滬江大學建造了50余幢風格多樣的建筑,1919年落成的晚期哥特式建筑風格的思伊堂最具代表性,它是磚木結(jié)構(gòu),屋頂陡峭,設計新穎。思伊堂臨江而建,美景盡收眼底。如今,滬江大學原校址保存至今的尚有30幢建筑,被評為上海市優(yōu)秀歷史建筑。
民國時期,在南京的兩所名校金陵大學、中央大學,都建造了宏偉的建筑群,金陵大學的主樓,如今仍然是南京大學的主樓和標志性建筑;中央大學的大禮堂、紀念著名書畫家“清道人”李瑞清的梅庵,已成為東南大學的標志性建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