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河大橋下,挖沙的船只
大道上講理,河道上不講究理。被搖頭擺尾的河道折騰的常年處于防災(zāi)和遷徙狀態(tài)下的黎民百姓,形成獨特的道德觀念。大水涌進來的時候,甭問所需物資姓甚名誰,只要筑堤護坡用得上,先用了再說,代收的莊稼也是,誰收了都行,只要不被大水沖走。當(dāng)然,這樣的不講理等洪水退走,還是要說說清楚的。這樣的話語只有在這樣特定的語境中才能產(chǎn)生。
更多精彩進入專題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