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通常說的小粒藥,屬中成藥劑型“丸劑”范疇,是將藥材細粉或藥材提取物加適宜的黏合輔料,如蜂蜜、糖、淀粉糊、藥汁等制成小粒狀制劑,通常有蜜丸、水丸、水蜜丸、滴丸及微丸等劑型。
1.蜜丸,是將藥物細粉用蜂蜜作黏合劑制成的丸劑。蜂蜜具有補中、潤燥、止痛、解毒、緩和藥性、矯味矯臭等作用,蜜丸在胃腸道緩緩溶解釋藥,作用緩慢持久,多用于鎮(zhèn)咳祛痰藥、補中益氣藥等。
2.水丸,也叫水泛丸,是將藥物細粉用冷開水、藥汁或其他液體(黃酒、醋或糖液)為黏合劑制成的丸劑。因其黏合劑為水溶性的,服用后易崩解吸收,顯效會比蜜丸快。
3.水蜜丸,是指藥物細粉以煉蜜和水為黏合劑制成的丸劑。具有光滑圓整、易于吞服的特點,同蜜丸相比,可降低成本,同時利于貯存。
4.滴丸,指固體或液體藥物與適宜的基質(zhì)加熱熔化混勻后,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,收縮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狀制劑。滴丸起效迅速,可以使液體藥物固體化,如速效救心丸、復(fù)方丹參滴丸。
5.微丸,指直徑小于2.5毫米的小丸劑型。微丸也可以裝入膠囊內(nèi)服用。
藥物制成小粒丸有易于吞咽、起效迅速的優(yōu)點,但服用時也應(yīng)注意如下事項:
1.中藥丸劑一般以蜂蜜制作較多,服用前應(yīng)仔細檢查是否霉變、生蟲,一旦變質(zhì)就不要再服用。
2.小兒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生長、發(fā)育功能尚不健全,一般吞咽功能較差,服用小粒丸劑時,家長可以把丸藥用溫開水在小勺中烊化成湯液再喂服。
3.服水丸時,可將一次劑量多次分服,每次量少一些。也可以用水溶化后服用,但切記不要使用溫度太高的水,否則會導(dǎo)致?lián)]發(fā)性成分散失而影響藥效。▲
推薦閱讀
百病生于氣 幾個方法壓住怒火 “人生就像一場戲,因為有緣才相聚;為了小事發(fā)脾氣,回頭想想又何必;別人生氣我不氣,氣出病來無人替……”這首《莫生氣》口訣或許人人都能說上兩句,但事實上,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。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記載:“百病生于氣也”,愛生氣的人很難健康,更難長壽。
暑熱難耐身體差,調(diào)好脾胃好度夏 炎炎夏日,暑熱難耐,人們常會覺得不思飲食、渾身倦怠。從夏季氣候特點上來看,人體脾胃的運化功能極易受到暑濕邪氣的影響,從而導(dǎo)致食欲下降、倦怠乏力。所以夏天更應(yīng)該重視調(diào)養(yǎng)脾胃,正所謂“脾胃強,好度夏”。